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建弥陀宝阁记元祐元年正月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三
不愿生净土则已,愿生净土则无不得生;
不生则已,一生则永不退转,世尊所谓阿鞞跋致阿惟越致者欤?
夫具缚有漏,凡夫初凭信念,得生彼土,而三毒邪见,未能顿忘。
何以知其不退转耶?
盖以弥陀愿力常所摄持,大光常照,上善常聚,寿命永劫。
水鸟树林,风声乐响。
演畅妙乘,闻其声者,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未尝闻断故也。
众生病之,佛为医王,法为良药,僧为视病人,三者现前,病不得而萌矣。
以是而言,则一生净土,何从而有退转哉?
钱唐僧监法宝大师从雅,平生修举弥陀教观,参究宗风,乐为偈颂,颇得其趣。
又精于医术,多施药以济人,人或以货资酬之,则曰:「非我能也,三宝之功」。
必转施三宝,乃造宝阁,立弥陀大像,环以九品菩萨。
海藏经典在其后,清净莲池在其前,定观奥室分列左右,誓延行人,资给长忏,以结净土之缘。
岂独以比丘身,慕佛大医,用法良药而已者哉!
实能运慈施疗,利与众同也。
其于念三宝之心,可谓不敢间断矣。
入是道场者,观一切相为非相,则能见弥陀之全体;
观一切法如幻法,则能入净土之真境;
观我身之无我,则能具比丘之正见。
故从如来而见无量如来,入一切净土而周无量净土,悟一法身而融无量法身矣。
无念而念,无證而證,无修而修,净土果海,岂易量哉!
法宝僧监建立宝阁净土道场,诱集净业之侣,以期安养,则报缘之至,必果遂其所愿也。
元祐元年上元日左朝散郎尚书主客员外郎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无为杨杰述。
按:《乐邦文类》卷三,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彭城太尉诗序熙宁五年十一月 北宋 · 沈辽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四、《云巢编》卷七
太师彭城公五言诗二章、跋状后一帖,在明州宝云道场。
吴越时太师公以诸子胙土四明,每访诸道于尊者。
既入朝,数以手札拳拳致焉。
尊者讳义通新罗人
初以其学造螺溪法师,说《华严》大旨,顿悟,即谢其徒,传天台教观,遂为一代法师
其后门人有若知礼,有若遵式
式号慈云大师,礼号法智大师
是二人者,皆传其道。
法智之后有若本如,有若崇矩,有若尚贤,有若梵臻
慈云之后有若祖韶,而天台之妙遂达于天下。
余昔过道场,见正公
正乃臻公高弟,而法师之曾孙也。
因观太师公手墨,爱其清健雅丽,有足尚者。
正方且勒诸乐石,遂请余题其后。
太师姓钱氏讳惟治字世和
少好学,善书。
在藩时,夜梦朱衣人以土壅其颏颊,云是金天王使者
及西迁出刺华州,踰贰拾年乃验。
官至神武统军,赠太师,载在国史云。
熙宁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序。
黄塘知白上人 北宋 · 郭祥正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今日黄塘寺,昔年知白师
悟禅兼悟律,能画亦能诗。
旧卷春涵瞑,新坟月掩悲。
馀生我何有,骑马送衰迟。
净觉法师斋忌疏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六、《北涧集》卷九
净觉与其师四明法智辨论不合,遂归天竺慈云忏主,后人目之曰山外宗。
异传同经,等述一王之法;
家鸡野鹜,咸归八法之书。
虽统有宗、会有元,始可流通;
必青于蓝、寒于水,方堪付托。
受斤有质,投针不疑。
毫釐少差,腹背大敌。
金石玄中逸响,筌蹄纸上陈言。
脱颖难藏,当仁不逊。
智齐范模则师减半德,技经肯綮则目无全牛
仰事激扬,俯从振厉。
以咒以诅,敢辞祸出斯门;
载驰载驱,未知鹿死谁手。
具位伏愿山无外界,胜幡树十丈之红;
水有四渊,孤棹反九池之碧。
招隐院新建钟楼记 南唐 · 丁宏道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一
且以太上元元。
虚无阐化。
文宣圣父。
俭约兴宗
虽鼎分枝衍。
归寂灭。
我竺乾大觉天地之师。
启甘露之教门。
演真空之妙行。
奯兹化界。
逖度偫生。
俨瑞相于离宫。
壮皇王之境土。
厥后隋朝嗣主。
文帝登轩。
颁示畿城。
大营香刹。
时冀阳衔斯国泽。
聿创莲宫。
繇是矣林王蠲其舍宅。
越檀信树尔蓝墙。
额悬招隐之名。
位压澄江之上。
迄于唐代
四百年閒。
纵值废兴。
此不坏矣。
时有沙门惠明
欲隆梵阁。
乃创鸣钟。
惠明饮水飧蘖。
丱奉真仙。
道德冠于五乘。
学力通于三教。
务兹严饰。
勉力逾年。
遂感毕方贡木。
表震甸之良材。
少昊遗金。
耀兑宫之美德
即命澄川般匠。
建尔层楼。
爰凭桂菀洪炉。
陶镕梵响。
矧有焚修院三僧令思及住院缁流
舍财请众。
亭亭修竹。
度岁孤青。
皎皎云蟾。
终年洁白。
共兴莲社。
同助化缘。
复次都劝首徐可枢耿承谕徐玢远迩檀越等。
早悟尘机。
俱亲妙道。
尅世上有为之宝。
置禅关无壤之因。
咸赉缗资。
可题志铭尔。
陶镕既阕。
斤斧又停。
韵而扣起天闻(疑)屹屹而从地踊。
鸳鸯叠翼。
上覆层檐。
螮蝀分躯。
下擎千柱。
洪钟一挂。
警尘梦于千秋。
翠阁圆成。
镇祗园于万古。
宏道狎居槐市。
素乏嘉歈。
况乎释道幽遐。
理覈难究。
深愧漦涓弱水
争起波澜。
实惭腐草微光。
焉能代烛。
幸蒙请命。
不敢拒乎。
辄序胜因。
列于箴记。
铭曰。
大觉真如。
绀目修眉。
逾城得道。
曩劫怀慈。
化胡化越。
以法以词。
人间天上。
惟佛为师。
矧乎香刹。
隋皇创树。
法鼓恒鸣。
慈云式布。
地踊祥莲。
天垂甘露。
帝祚同昌
金园永固。
爰有缁公。
狎禅之宗。
三垂得趣。
十地门通。
营之妙阁。
创之洪钟。
俨兹胜善。
显尔殊功。
院已庄严。
四百馀年。
额挂招隐。
位压澄川。
焚修释子。
继嗣相传。
刊于成事。
可久存焉。
保大十一载岁次癸丑仲夏月建立。
谯国丁宏道撰。
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998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小畜集》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公讳遵式字咸则祁州无极人
其先高辛氏,有才子八人,朱虎其一也。
事舜为卿,舜命伯益作虞官,益让于
则盛德之后,从可知矣。
曾祖俨、祖公政,皆隐德不仕。
考思琼,赠大理司直
妣董氏,追封陇西县太君
公即司直府君之第二子也。
幼而聪悟,不为嬉戏,始能言,即好诵书。
将举神童,内艰而罢。
服阕业文,不舍昼夜。
二十四应进士,凡四上,为权势所抑。
周显德初翰林承旨兵部侍郎徐公典贡举,褒拔寒俊,精覈艺实,公始成名。
世宗平寿春,戎帅杨信奏公为节度推官,得秘书省校书郎
兵革之馀,疮痍未复,佽助军政,公实尽瘁。
太祖开国,以恩例试大理评事,仍进阶一级。
是岁帅移蒲津,縻以旧职。
巨才屈乎幕府,清议闻诸朝廷。
于时陕郊有逋民,本府有鹾务,左冯有旱灾,皆别敕委公按覆其事,操刃决滞,根节迎解。
乾德三年,杨公薨,僚佐并随府罢,新帅汾阳郭公从义素闻公名,留佐戎政。
辞避不获,僶俛就位。
汾阳一幕,公为末至,奉上率下,人无间言。
会诏下,督藩臣幕吏堪为升朝官者,同舍郎皆促装俟命。
汾阳,诸侯之贤者也,以为非公不可塞诏;
第以宾佐故旧之情,重难其事,因重午节请公修贡,乃密以状闻,左右无能知者。
监察御史,制书先署举主中书令名衔,󲦤绅以为美事。
盐铁奏秦州银坑,比多逋负,未入之数,不减万计,请择朝臣以主之。
相府以公前佐河中,有廉干之誉,遂命监焉。
乘驲之任,复经旧府,汾阳迎于远郊,具藩见台宪礼,辍执御者,对控公马,马首小却,即按辔恳揖,并驱而行。
蒲人荣之,观者如堵。
监银冶凡八月,宿弊尽去,羡利居多。
巴蜀初平,吕翰啸聚,国家忧三峡诸郡,以公为涪州通判
忠信笃敬,蛮貊化之,遂知军州事
岁满,夷獠相率守阙乞留,优诏许之,仍降玺书褒美。
开宝五年,始受代入宪府,掌内弹
左补阙宗惟忠以本官知濠梁,家富于财,轻赍自奉,解印之日,有白金数千两。
时辇下用中黄门典关市之税,以为朝官禄薄,疑有奸利,即以事闻。
太祖方责廉吏,养疲民,乃下御史府
公亲劾之,其实家财,无赃污状。
惟忠请自诬以脱系狱,公不许,刺问履历,未尝有渎货事,乃请原其罪。
太祖召公诘让曰:「囊橐如此,非盗于官,即取于民,书生相党耶」?
公曰:「惟忠始下狱,即请服罪。
臣不忍希旨致人于法,乱陛下邦宪」。
因抱欸占,罗列指摘,词气不挠。
太祖怒曰:「吾将自决此狱,安用御史为」!
遂坐惟忠徒罪,叱公使去。
公执简而出,无惧色。
太宗皇帝尹京,睹公所守,甚奇之,使人慰勉曰:「为御史执法当如是」。
然中外恐惧,忧在不测。
未几,以公监开宝监。
畏避雷霆,韬戢锋锷,公馀与宾友纵饮而已。
八年郊祀毕,策勋柱国
太宗嗣位,加朝散大夫
太平兴国二年归阙,属军国事繁,未暇进用。
公微得风恙,求判西京留台,遂兼商税事,非所乐也。
明年得病,告归东京,终于私第,享年五十五。
某年赠某官。
夫人杜氏,宿州刺史俊之女也,从夫封京兆县君,从子追封某县太君,有妇道母德传于亲族。
府君以清白捐馆,家无馀赀,二男未冠,五女未笄,居于京师,尝苦桂玉。
夫人一切俭约,以身率下,外求师友以训其子,内修工容以教其女。
衣服饮食皆有撙节,唯买书则不问其价,以至抽辍簪珥,略无倦色。
雅好内典,达其旨趣。
又多智,善解梦,言未来事,往往符验。
昼哭之后,微有足疾,杖而能行。
及闻长子登第,因投杖而起,曰:「朱氏之门不坠矣!
吾为人妇,为人母,无负也」。
足疾由是遂瘳。
见其子升通籍,板舆就养者十三年,以某年某月某日终于舒州,年六十九。
二子,长曰九龄,秘书省著作佐郎文学政事,不坠家法。
次曰延龄,举进士不第而终。
五女:长嫁殿中丞、直集贤院程宿,次嫁岳州司理参军郭夷简,次嫁张士廉,次嫁张士宗,举进士,儒林之秀者也。
季女未出室。
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乡某里,以某县太君祔焉,礼也。
公负典诰之文,止于笺檄;
有恺悌之政,流乎夷落;
台阁之仪,老于钱谷,时使然也。
有郭令之辟荐,受太宗之殊遇,而不及显位,命使然也。
夫位不充德者,其后必大,岂诬也哉!
某与大著作进士同年,请以词臣之笔,志于丈人之墓。
铭曰:
人恤乎无德,不恤乎无位。
德位俱充,惠于困穷,匪吾之通;
位卑德崇,系于污隆,匪吾之穷。
展矣朱公,抑扬古风。
策名筮仕,二十五年。
一入乌府,终身不迁。
馀庆昌繁,施及后昆。
贤子令孙,必大其门。
刻此清芬,铭于九原。
光明玄当体章与遵式问答偈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三
遵式稽首延庆法主:窃闻迩曰纵辩,宣扬《金光明》甚深法门。
自惟匏系,无缘拥座。
且此经《玄义》示第五当体得名,此意幽邃,曾弥夕思之不解。
谨成偈句,奉以咨承,愿说授外,一为开决,颙俟报音之来矣。
云何是法性,自体《金光明》?
为当从义立,为当质亦成?
法性本非质,金色由何生?
若从义所立,还是假名字。
全金为法界,尘尘悉平等。
忏悔何所灭?
赞叹何所荣?
罪福既无二,空导是虚声。
空藏空全现,地藏地难倾。
云何此同异,愿决我疑情。
莲华与稗,当体若何评?
例同一切法,师子弦愿鸣。
知礼和南灵山忏主:自效颦禁足,接武讲科,虽为道未深,且格言有在。
兹蒙雄问,起自大悲。
俾我推寻,令他悟解。
因缘事冗,久失报投。
今漫奉酬,幸希细览。
法性具诸色,名为微妙色。
法性具诸义,名为第一义。
此义与此色,岂可分为二。
性火即真空,《楞严》显其意。
色性即智性,《起信》彰其致。
千如相非相,刹那方可寄。
一理空不空,毗卢方遍处。
穷色尽邻虚,即是本来地。
究心志刹那,即是真如智。
鼻嗅功德香,舌尝妙法味。
世间相得常,良由住法位。
法身流五道,良由具权智。
心狂金石翳,色病念想醉。
心色理无殊,质义安曾异。
众生迷本源,确尔分情器。
依空行忏赞,法界体全备。
光明照世间,真金诸法贵。
究竟真实体,显召不从譬。
击发此玄微,知君二严备。
我以此筹量,更请研精粹。
遵式再以伽陀禀问延庆法兄,能一披览,尚俟报音。
《涅槃》四无说,因缘故立字。
复言第一义,有言有实义。
有无与真俗,云何辨同异?
法即真如,无名无有字。
真如即诸法,随缘有差异。
起必性三千,云何勿名义?
水火性真空,空谁分一异?
循业而发现,从末方殊致。
建立全由俗,云何勿名义?
色性即智性,良由体无二。
无二无是非,无非本来地。
却俟尽邻虚,云何方显智?
元是一精明,分为六种义。
方便有多门,归元性无二。
无二即如如,云何有香味?
药病性相应,心色方便治。
水火各升沈,顿尔成乖弃。
缘起唯从性,云何显不二?
诸法如大幻,一多互相寄。
体幻即为真,何劳共远离?
尽尘忘刹那,云何存没意?
观心初不忍,今何忍此意?
取舍虽在我,其如且犹豫。
人天大导师,云何无决智?
观心亦观色,唯只观心地。
色不名观心,心无不包义。
同异与相摄,云何得其意?
观心唯一念,一念三千备。
三千含身土,独遗观色义。
三千洎外境,云何得齐致?
知礼谨率愚抱,再答灵山忏主来问,幸希采瞩。
《涅槃》一实谛,遮显非殊致。
依言及离言,悉是真如义。
此俗洎此真,非情是随智。
二谛皆名真,此真有名字。
若了性三千,此是圆成义。
法法尽真常,名实皆尊贵。
依此偏计法,如何得为类。
其体若空华,何实当名字。
心色体无二,情中坚执异。
欲破坚执情,须推到边际。
若知依理藏,法法无遗弃。
寄此显圆常,何曾求远离。
虽是一精明,体具三千义。
依正理内含,根境性中备。
唯心即唯色,唯香亦唯味。
唯触唯是音,此理好思议。
水火力相倾,明暗能更治。
即此相违中,弥见相从意。
相违彰具德,相从表不二。
智者善思量,本末何曾异。
观心理趣深,乍似相违义,出自旋总持,谁当不犹豫。
滥作流通人,自省居何位。
片言难折狱,再思方可矣。
九界约修心,三道寄心治。
此从外境观,外破内方著。
约理虽相合,据迷且分二。
究竟知所以,敢将情力置。
三法皆称妙,唯心最玄秘。
于心见法界,生佛齐一致。
迷己逐他物,确尔立情器。
见色便见心,灼然全性起。
放生文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一、《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一
法师应于放生之处,不近不远,敷座而坐。
若有徒众,亦于其傍列位坐之。
各以慈眼悲心视诸众生,念其沈沦,深起哀慜。
复念三宝有大威力能救拔之,作是观已。
法师当执水盂默念想云:「一心奉请大秽迹金刚圣者潜降道场,加持此水。
有大功勋,洒沾异类。
令其身心清净,堪闻妙法」。
即默诵秽迹真言一七遍,再三洒之。
然后执手炉白云:
仰白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宝胜如来、观世音菩萨等:惟愿慈悲,證知护念。
今有水族(或云飞禽若干头数。),为他网捕,将入死门。
比丘某甲(或云弟子。),修菩萨行,发慈慜心,行放生业,作长寿因,赎其身命,却收逍遥。
仍顺大乘《(或云仍请比丘随顺大乘。)方等》经典,授与三归及称十号,十二因缘皆当为说。
但以此类众生本为愚痴,及诸恶业,今受异报,六识昏迷,不能了知《方等》深法。
仰乞三宝灵通,威德冥加,令此众生心开意解,于深妙法速得相应。
转报受生,早得解脱。
慈慜故(此句三唱。)
汝等众生,从无始来。
不闻三宝,不解归依。
所以轮回三有,今堕畜生,酬偿夙债。
我今为汝哀告三宝,求乞护念,令汝等辈心开意解,能知妙义。
我当授汝一体三宝甚深妙法。
所谓三宝者,佛名曰觉,法名不觉,僧名和合。
此三即一,此一即三。
不纵不横,不并不别。
可不思议,名秘密藏。
世出世间,最尊最贵,名之曰宝。
今以佛、法、僧为宝也,一切万法,莫不归趣,故名三归
理虽旷远,即汝心性,不远而复。
汝等应当深信此理而归向之。
大众同心,授与众生三归依法。
现前异类一切众生,依大乘经甚深妙义,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
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说。)
从今已往,称佛为师。
更不归依邪魔外道。
惟愿三宝哀怜摄受(三说。)
佛子,我今更为汝称宝胜如来十号功德,为汝虔请慈尊方便救护。
彼佛本愿,若有众生于十方界闻我名者,即得上生三十三天
流水长者为十千鱼称兹十号,彼诸鱼类即得生天。
长者成佛,号释迦文
彼十千天子,威德炽王而为上首夙缘所追,而于光明会上,闻信相开士及其二子受菩提记。
时诸天子重闻十号,顿悟本心,深證无生,便得受兹十号记别。
愿汝今日闻我称扬宝胜十号,如彼天子所證,等无有异。
南无过去宝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三说。)
宝胜如来,常住不灭。
愿乘本愿,證我称名。
令此众生,速得道记(三说。)
诸佛子,我今更为汝说十二因缘甚深妙法。
愿承三宝力,令汝一一了知。
此十二法体是三德大般涅槃,而汝迷,故翻为三道,三世因果轮转不息。
我今为汝先唱十二因缘生相,次唱十二因缘灭相。
愿汝达此生灭之法。
当处即是不生不灭,当处究竟,当处清净,当处自在。
一究竟,一切究竟;
一清净,一切清净;
一自在,一切自在。
同于诸佛證大涅槃(大众同声唱云,)
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此是因缘生相,再听因缘灭相。)
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汝等水族异类众生,我今依大乘经甚深妙义,授汝三归、十号、十二因缘已毕,又复念汝无始业障深重,堕在畜生,今则为汝对三宝前发露众愆,求哀忏悔,愿汝罪业一念消除,便得生天,近佛受记。
现前水族飞禽异类等,志心忏悔。
自从无始,不悟本心。
轮回生死,于诸有中。
内无慧眼,外近恶人。
开放逸门,造生死业。
杀盗邪淫,妄言绮语。
两舌恶骂,贪瞋邪见。
自作教他,赞叹随喜。
四十种恶,念念相应,未曾暂舍。
乃至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杀害父母及以二师。
谤《方等》经,偷僧祇物。
自破净戒,污他梵行。
斗秤欺诳,以伪为真。
饮酒昏迷,犯诸过失。
伤害众生,充己饮食。
作无量罪,结无量冤。
致令此身轮回三有,今堕畜生,酬偿宿债,从苦入苦,无解脱期。
今遇比丘说大乘法,无边重罪,如佛世尊所见所知。
今皆忏悔,愿罪消除,愿罪消灭。
惟愿放生已后,汝等不逢网捕,尽其天年。
命终之后,承宝胜佛本愿力故,生忉利天,受天快乐。
诸佛出世,《方等》经。
于彼法会,再闻此法。
心悟无生,而承佛记。
如威德炽王,等无有异。
亦冀放生弟子(某甲。)从今日去,菩提行愿,念念增明。
救苦众生,常如己想。
以是因缘,得生安养
见弥陀佛,及诸圣众。
早證无生,分身尘刹。
广度有情,同成正觉
天台教与起信论融会章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二
有客忽问余曰:「《起信论》于天台四教摄属何耶」?
余偶对曰:「《起信论》是唐朝藏法师制疏申通,天台不见文句解释。
此乃各是一家制作,难可和会」。
客乃动容问曰:「闻天台一宗最能融会,如云以五时八教判释东流一代时教,罄无不尽。
此语何为」?
余乃立理对曰:「只恐不许天台融会。
若信天台摄属,容有其理,则《起信》摄属何难,亦乃自见诸家妍丑。
今试为先将教摄论,次为以教会疏。
且夫此论宗《百洛叉经》,而首题大乘,则理合通于衍门三教。
天台《净名玄义》云,《佛性》、《唯识》等论通申大乘三教。
《唯识》尚具三教,《起信》何不具三,况与《佛性》大同小异。
今且于论初后,撮略教文以对三教。
论以一心为宗,乃云总摄世出世法。
此则正在圆门,亦兼馀二。
真如门有离言、依言、空、不空义,则三教之理明焉。
生灭门明初发心住,能少分见于法身。
八相成道(《涅槃》云,十住能少分见法身,见不了了,天台判为圆位。《妙乐》云,唯《华严》、《起信》明初住八相,最为显著。),岂非圆位耶?
次第翻九相,岂非别位耶?
八地得无功用道,岂非通教被接之位耶?
略引此文,诸可悉例」。
客曰:「藏师制疏分齐如何」?
对曰:「贤首立义望于天台,乃是别教一途之说,未是通方别教。
何者?
别有教道證道,彼则唯论教道。
别有四门被机,彼乃只论双。
亦别有自他横竖,彼乃独论自行竖入。
别有多义,彼所不云。
未是别教通方,盖是一途之说」。
客乃难曰:「彼疏随缘不变为宗,天台亦以随缘不变證于三因体遍,乃是圆意,何言别耶」?
余曰:「藏师虽用圆名,而成别义。
何者?
彼云,真如随缘作一切法。
而真如体性常不变,却谬引《释论》云,无情唯有法性而无佛性。
此则名虽在圆,而义成别」。
客曰:「别明凝然为理,今以随缘真如而为别理,此据何文」?
余返曰:「别理随缘,其文稍显,凝然为理,出自何文」?
客曰:「此宗讲者皆有此言,而未见文疏所出」。
余曰:「盛将随缘以凝然二理,简于性相二宗,此乃出自贤首天台未见此文。
据理,随缘未为圆极,彼宗尚自判终教,未及于圆。
天台之圆同彼之终?
须知,若凝然,若随缘,但据带方便义边,皆属别教」。
客曰:「天台立别理随缘,文据如何」?
对曰:「《止观》立别教发心境云,只观根尘一念为迷解本,记别如来藏为善不善因。
《妙乐》云,别教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乃云,无明覆理,能覆所覆,俱名无住
又云,真如在迷生一切法。
又云,无明为因,能生九界,必须法性为缘。
文證若此,足可依凭」。
客曰:「疏义在别,此则已明;
论具三教,更冀剖析」。
余曰:「傥有微碍,尽望陈述」。
客曰:「真如门属理,具三教可。
然生灭门论于地住修證,须依一辙,别则始终俱别,圆则初后俱圆。
如何三教位次并陈」?
对曰:「此论宗经,既多明理,是故非一理。
既不一,依位修證,如何一途?
如《华严经》,明圆初住,乃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
后明地位,却云,八地得无功用道。
又《仁王》一偈颂中,三贤十圣住果报在圆,十四般若为别,五忍属通。
此一两经明位尚尔,况此论宗《百洛叉经》,岂可止有一翻地位?
文中缺于三藏位者,既以大乘标题,只可唯明衍教」。
客曰:「且如贤首,学通性相,位继四依,因何释义全下天台」?
余曰:「菩萨弘教,各逗机宜。
盖是一类之机,宜闻一途之说。
所以作此申通,未必四依有不了也」。
客曰:「既各擅一美,各逗机宜,何须彼此摄属」?
对曰:「既知二宗各逗机宜,何须致问?
既令摄属,如上所陈。
若论被机,不须和会」。
客乃唯唯而退。
日本国师二十七问(并序 咸平六年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九、《四明尊者教行录》卷四
宋咸平六年癸卯岁日本国僧寂照等赍到彼国天台山信禅师天台教门致相违问目二十七条。
四明传教沙门知礼凭教略答,随问书之。
诸方匠硕或一披览,无吝斤削云。
天台宗疑问二十七条,恭投函丈,伏冀垂慈,一一伸释,不胜至幸。
日本国天台山楞严院法桥上士内供奉大禅师源信上。
一问:《法华》三周授记作佛云云。
近代疑者云,为是初住佛?
为是妙觉佛?
若是妙觉者,大师常云「初住八相佛」也。
若是初住者,圆顿速疾,经一二生尚可究竟,况经无数劫耶?
答:三周所授,乃八相应身记也。
此之八相,始从初住分显法身,终至妙觉究竟法身,皆能现此益物之相。
三周得入者,不局初住。
如疏云「身子既是上根,利智必是超入」。
多云初住者,盖指其首耳。
又皆云经无数劫者,与物结缘,作净佛国土囚也。
若无众多受化之机,如何现身说法耶?
若论法身之本,乃即座而得,岂待经无数劫乎?
二问:《譬喻品》记云「身子于十住中第六心退」,恐是尔前见思俱断,至六心时,见犹未尽,六心尚退。
近代疑者云,别教初住界内,见惑皆已断尽,岂第六住见犹未尽,退作凡夫逆罪人耶?
答:若常程别教皆云初住断见,更不起诸重过也。
况见惑名数虽多,乃一位顿断,思惑乃经诸位方尽,此常所谈别教分齐也。
今记主见云「身子六住尚退,复起重罪」,遂以义求,恐有教门见思俱断,至六心时,思犹未尽,见亦馀残,所以能牵恶道也。
此是记主约义斟酌之词,不可将现行别教难也。
若据《起信》,唯云不退,乃克就圆人辨之。
若论示迹,亦须示其阶位,约惑分齐,方有退义。
三问:《化城喻品疏》云:「问:如上尘数,多许时节,今始得罗汉。
当知无生法忍何易可阶?
答:一云大圣善巧依四悉檀,作如是说。
对治厌道长者说短,于道生轻易想者说长。
当知言如许劫方今得罗汉者,此是如来权行四悉檀,引诸实行,令入道耳」。
近代疑者云,泛尔说佛道长短,或可是善巧四悉。
大通尘数劫犹是指实事。
若不尔者,则何劳展转摩重重土,莫不徒费言词耶?
是事若非实,诸所言说权实难辨。
加之疏第一许久远为种,过去为熟,近世为脱者,记判之为本眷属也,此何言始得罗汉者是权行四悉檀耶?
答:诚如所问,然有其由。
何者?
若远讨父子之因,深穷种熟之际,诸经未谈其始,此品亦未及说,须依《寿量品》文,方尽神通之力。
但为若推远种,定指长时,则众生不起壮心,不强自力。
故今疏记且作悉檀解之,欲使立行加功,乃弘经之要也。
故虽一生十地,三世六根,若无宿种冥熏,岂有利根自发。
又若此品唯论权示远寿,亦是虚谈。
将何永异诸经?
将何以明本妙?
虽曰初心凭教,还须以义自裁。
加复疏标一云「知非定判,记斥端拱,信是策词」。
若据斯文,全非违教也。
四问:《宝塔品》依多宝本愿分身咸集。
疑者云,《大论》明释迦分身土云,白银世界,纯有支佛;
黄金世界,纯有罗汉。
彼土诸佛皆悉来否?
若来者,佛光所照分身国土,皆以玻瓈为地,不云白银、黄金。
又分身土有诸菩萨,分身来时,各将一大菩萨,而彼二世界不云有菩萨也。
若言不来者,即违尽还集一处之愿,又违悉已来集之文。
有遮难者云,约多分云尽集悉来,或云玻瓈为地,有诸菩萨,如置绿豆、乌豆聚中,以少从多,名乌豆聚。
重难云,若约多分,还招巨妨。
彼十方佛土,唯有一乘之文,声闻菩萨,皆成佛道之言,亦应从多。
若尔,即同五性宗意耶?
答:经论相违,其例不少,不须和会也。
今若强会者,此经虽则云皆以玻瓈为地,何妨树木宫殿,或纯黄金、白银,亦得云黄金、白银世界也。
又本居之土虽无菩萨,欲来集时,为同诸佛,故将化菩萨来为侍者,应无大妨。
又诸土唯云菩萨充满者,盖约今经开显而说,但化菩萨,不为二乘。
乃直以二乘而为菩萨,有何不可?
五问:《提婆品》记释龙女所从来处有三义,其第二义云「海众纵移,而龙宫不动。
龙谓不动,而所居已变,从变而不变处来,有何不可」云云。
疑者云,此中指何处名为所居?
龙宫者,上云不动,下那忽云已变?
若大海者,上云龙宫不动,不云大海不动,今那忽约大海,云龙谓不动耶?
又变而不变者,其意云何?
近日学者各执不同,试垂一决。
答:经云「移诸天人」,记云「海众纵移」。
经云「娑婆世界即变琉璃为地」,至无大海江河。
验是移于有情,变于无情也。
于有情中,娑竭龙众,以有缘故,独不被移。
龙既不移,所居宫殿岂可依于宝地,即须在大海也。
故知此会之众以佛神力变故,皆见宝刹,龙众自见海中宫殿。
今文殊随彼类见,故经家云「从于大海婆竭罗龙王宫自然涌出」也。
变而不变,思之可知。
六问:《寿量品》疏云:「《华严》寂灭道场,《大经》超前九劫,皆成方便」。
疑者云,《大经》唯有雪山童子超十二劫,此中何云超九劫耶?
答:或录者笔误,或后人写讹,况无大害,何足苦疑。
七问:《分别功德品》疏云:「或可一人有八番增。
或可一世,或八世,或无量世;
或一念,或八念,或无量念」云云。
疑者云,疏第四云,「三周声闻未断无明,有三根利钝。
若真修体显,则无差降,初住已上,更起缘修,无复胜负。
真修体融,宁得有异耶」云云。
今何有一念、八念乃至无量世差降耶?
若尔,云何论父母所生身證妙觉耶?
若许證者,经以龙女为速疾證,而大师判为初住八相。
既有速疾證理,何故龙女不是證妙觉耶?
况复《起信》和会诸经长短两说,唯以三祇为證理,天台不可违马鸣也。
若不许者,既有一念八番增损,何不许一生四十二番耶?
圆顿速疾之道,岂必经尔许劫耶?
答:第四疏云「三根入初住,犹有利钝不」。
记云「即此三根入住已后,犹名三不」。
今据记主出问意者,入住之后,身子等为上根,饮光满慈等仍是中下耶?
疏答云「真修体显,则无差降」。
此答意者,三根證理之后,纵起缘修,终不准前,上根仍上,中根还中等也。
故知为被根性求定,故云真修无差。
若自判法身增道损生,宁无迟速耶?
故有一念、八念、三世、八世等异也。
又问一生妙觉者,疏既有一念八番,《金光明》中复有生身十地,以此验,即身證妙觉,非一向无。
但为《华严经》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之文正是初住八相,世人多谓妙觉法身,则全失四十一位修證。
是故今家凡判八相,多在无生位中。
且龙女修證之文,及以南方成佛之相,难可的判高下,盖发心毕竟二不别也。
馀处所明,初登地住,三因开发,既得无生,则任运證于后位。
且龙女畜生之报便證此位,即能八相益物,足显速疾證也。
若据《起信》,既是通伸衍门三教,定说劫数之文,恐是别教教道之义。
若云马鸣天台不可相违者,如天台判本门记别则一向不用天亲本论。
本论尚自去取,况通伸论耶?
八问:《随喜品》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一念随喜,所得功德无量无边」。
疏判为初随喜品,合有五十功德。
又《劝发品》云「成就四法,能得是经」,疏云「旧说能行四法,手得是经。
今谓不尔」。
上文谓「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又云「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盖《法华》之正体,能行四法,必得此解。
疑者云,《大般若经》说「善根未熟,薄福德故,尚不闻名字,况得手执?
若手得者,速坐菩提座」。
又云「一经其耳,善根力故,定得无上菩提」。
即知虽不具五十功德,不解实相,但闻名字,手执经卷者,皆是功德无量,诚不可偏取于此也。
答:释经浅深,各有其致。
今经随喜具有二种,谓内解、外事。
外事容可浅释,内解须作深明。
若《劝发品》,既是普贤远来重请说经,如来因兹略演四法,若非开示悟入总括一经,何能酬其所请?
能请之位既高,所得之经岂浅?
故不可但作手得经卷解也。
彼《般若经》手得耳闻既成菩提之种,岂无善根者有斯遭遇耶?
若成不坏之种,即有出离之期,故有速坐定得之谓也。
况彼手执耳闻宁可一向作浅事解之。
且夫弘经,本为生善,若不以理行策之,其可得乎?
九问:法师《功德品》疏云:「梵王报得天眼,在己界遍见大千。
大千外有风轮,与眼作障,不能见外。
若在他界,则不遍见大千,非所统故。
大罗汉见大千,辟支佛见百佛世界,不以风轮为碍,亦无己他界隔」。
疑者云,《大论》第五云:「大罗汉少用心见二千界,大用心见大千界。
辟支佛亦尔」。
又论一十四云:「声闻人极多傍见小千,上下亦遍见。
问:大梵王亦能见千世界,有何等异?
答:大梵自于千世界中立则遍见,若在边立则不见馀处。
声闻不尔,在所住处常见千世界,辟支佛见百千世界」。
据论意云,依任运用心,大小等别,二乘所见各有不同也。
然梵王所见千世界应是一小千,支佛所见百千世界应是百小千。
又《十住毗婆沙》云「二乘神通不过大千」,今何云梵王见大千,辟支佛见百佛世界耶(百佛世界,论文意当百千世界,故《四念处》、《四教义》并云,支佛发天眼,乃过三千,见他方界。)
如是等事相不同,要须有定论也。
答:总持菩萨之言,必称法相,盖曾躬讲《智论》,应不徒然,乃是妙解论文,得其远意。
何者?
如论伸两教之义,文中凡举二乘,即兼藏通,只如所引,岂是一途?
初云大用心者见大千,次云极多者见小千,声闻既有多种,支佛不可一准。
既习气分侵,合所见更广。
文中既云见百千世界,岂可定为小千耶?
只为小辟支与声闻不别,故云支佛亦尔。
梵王诸教功用亦多,但为让彼二乘,故令劣于一等。
然是大千之主,宁见己界不周?
愿将法义定文,无使专文失义也。
十问:《不轻品》说「因行不轻行,疾得成佛」云云。
疑者云,此不轻事望久远实成,为前?
为后?
若前,即违《寿量疏》云「常不轻更近」之言;
若后,谁信由不轻行成佛速疾耶?
答:若在前者,即是实因;
若在后者,即为净佛国土之因也。
故知依此经意,偏示正因,行不轻行,即速疾取土,而得成佛。
故云受持此经,为人说,故疾得佛道是也。
十一问:《嘱累品》疏云:「佛以一权智善巧之手,摩三千三百那由他国土,测塞虚空诸菩萨实智之顶」。
疑者云,指何等国土,名三千三百那由他耶?
有云指三变净土,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
若依此义,可云三千三百。
此说是不?
答:据理,须指三变净土也。
此中应非大千为一国土,恐指一四天下为一国矣。
娑婆既是大千之名,则可足成三千三百。
然则大千亦似未及一百万亿那由他四天下,恐约大数,增至大千。
何者?
小数则十十成百,百百为千,千千为万等故。
十二问:《嘱累品》记出正《法华》误云,「宝掌菩萨离开为二,更加宝印首。
掌已是手,复加头首,离为二人」。
疑者云,彼经有宝掌菩萨、印首菩萨,无宝印首菩萨。
今云更加宝印首,意复云何?
况馀经中亦有此三菩萨,何苦破之耶?
答:盖传写多误,存没难见。
记主当时所览之本,必有三菩萨名,终非妄斥。
馀经虽有此三圣号,既无重译之文,即非此例为难也。
十三问:《普门品》疏云,「自有多苦苦一人,多人受一苦,一人受多苦,一人受少苦」。
疑者云,第三句可云「多人受多苦」。
若不尔者,自与第一句同,何句法空设也?
答:据其句法,推其义意,第三句当如所改也。
兹乃往时写者见第四句「一人受少苦」,欲对此句,乃妄改第三句为之「一人多受苦」,而不思与上第一句义相同也。
十四问:《劝发品》记云,「十地但断十二品尽,非断伏极,知非普贤义」。
疑者云,十地但断十品,何云十二耶?
若断十二品,还过普贤,何云非断伏极也?
亦不可言是别教意,由来普贤但约圆位故。
答:彼国记文写讹也。
据宋地本云:「十地但断四十品尽,非断伏极」。
十五问:《妙记》第一决释最初无教佛云「终有一佛,在初无教」云云。
疑者云,义犹未了。
若许无教有佛,堕无因过。
若言禀教,堕无穷过。
愿闻一揆矣。
答:最初一佛,虽无禀教之因,而有内熏自悟之因。
记中示之甚明,何言堕无因耶?
十六问:南岳《法华忏法》云,「过去二万亿日月灯明佛,未来具足千万光相庄严佛」。
疑者云,经中无「亿」字,无「庄严」字。
南岳何辄加之耶?
答:经中虽无,而南岳是相似位人,以三达五眼照之,合有三字,故加之。
后世难辄削去也。
十七问:《妙玄》第六示国土苦乐有二释:一云由众生,非佛所为;
一云由佛,不关众生云云。
疑者云,释尊本愿云:「我未来出秽恶国土,利益十方净土,摈出恶业众生」。
故知所有苦事但是众生恶业所感,何言「由佛,不关众生」?
若佛所为者,莫也众生恶业,空无果报耶?
岂如来背于大悲方便,令诸众生受三涂苦耶?
然则不轻所行之行,文殊所化之众,皆是巧施方便,易长令短,转轻,固非设苦恼因缘也。
答:若论作善恶因招苦乐报,乃由众生,非关于佛。
若约用苦乐事折摄众生,乃由佛现,不关众生。
良由宜用苦治,方受化者,诸佛即为作之。
如先王制刑,岂欲以苦加于百姓?
盖至仁也。
诸佛亦尔,为折摄故,而强现之。
又苦乐之国,众生虽居,不得自在。
诸佛于兹而能转变,故云由佛。
又佛是生家之佛,生是佛家之生。
故云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證真;
诸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业。
故知论生则一时属生,举佛则一时属佛。
以是义故,故经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也。
十八问:《妙玄》第九解本门得益云:「令法身菩萨得大利益,抹十万那由他土为尘数,增道菩萨不能令尽」。
近代疑者云,《分别功德品》但举大千界、中千界、四天下等尘数,尚不及百千,何言十万那由他耶?
答:于诸方面各那由他诸小国土方名大千。
经云「大千等微尘数」,岂不该于十万?
如一微尘,尚有十方分,况大千耶?
若言尽十方界皆抹为尘,则方与经文相违也。
十九问:《释签》第五解不动三昧云:「果报及三惑成三不动者,动则兼业,谛但有三,业及见思同入俗谛所破故也」。
近代疑者云,馀三昧及以诸处皆以见思为真谛所破,此中何为俗谛所破耶?
答:此中乃以业及见思同入生死俗谛,正为真谛所破,成于真谛三昧矣。
馀文以业同尘沙,破则成俗谛三昧者,各有所以。
何者?
如前无垢等诸文中,乃以散善破于恶业,散善则成假观也。
此中以定善破于散善,则成空观也。
故云「背舍伏见思」等。
记主穷幽,故有斯对。
二十问:《止观》第一说三藏教佛神通云:「一心作一,不得众多」。
《弘决》云:「化主语时,化事即语。
化主默时,化事即默。
语默既尔,馀义亦然,故非任运真化也」。
近代疑者云,按《俱舍》二十七云,「声闻神通,一心但作一。
如来神通,一心作无量」。
如彼颂曰:「一化主语时,诸所化皆语。
一化主若默,诸所化亦然。
化身与化主,语必俱非佛」。
今《止观》何违彼文耶?
又《大论》第九明毗昙佛义,与今记文亦相违,不能繁引耳。
答:假令化主、化事一时现,而其语默不俱,乃一心作一语,一心作默故,故云一心作也。
岂比夫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不动而应化,化无方者也。
馀者相违,可以意会,必无巨妨。
二十一问:《止观》第三说别接通人云:「初修空假二观,破真俗上惑尽,方闻中道。
仍须修观,破无明,能八相作佛」。
意云即身登十地耳。
近代疑者云,且别教人尚无肉身登十地者,云何从劣教来便能超登耶?
答:据其二观功成,二谛惑尽,仍修中观,深伏无明,必合经生历于多劫,未知何处定云即身应现。
闻中之言可云即世,修观之语不必一生。
况闻中之后不局今證,须归后教也。
二十二问:《止观》第六云:「若超断至第五品名家家」。
近代疑者云,《弘举》谓大师所用并准旧《婆沙》,若欲知者,更检彼文。
今检《婆沙》,断三四品、三二生者名为家家,无超次,别亦无断五品名家家者。
何云超断五品名家家耶?
虽《弘举》解释,犹不出此义。
《止观》又云:「次断六品尽名斯陀含果,超断至六品尽名一往来」。
且斯陀含翻一往来,何以一名分超分次不同耶?
《止观》又云:「次断七品至八品名阿那含向,超断第八品名一种子」。
此亦依彼论说断。
凡此中超义,并未知所从。
答:《婆沙》新旧未暇检。
二十三问:《止观》等意云:「无始藏心具十界十如是法,乃至佛果亦复如是」。
《弘决》云:「阐提断修善尽,但有性善在;
如来断修恶尽,但有性恶在」。
近代疑者云,《起信论》对治邪执门云:「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
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云何对治(问也。)」?
「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于恒河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
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
故若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證会永息妄者,则无是处(答也。)」。
《论》谓「性自本无」,何与天台所谈性具顿相违耶?
答:百界千如,性善性恶,皆是体具微妙法门。
清净功德,即《起信》中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皆真如故。
若一切世间生死烦恼妄染之法,皆是修恶,虽全性起,而违于性,故须永灭。
若称理而修,万行功德,皆是修善,亦全性起,而顺于性,即同常住。
故云象实故称理本有,虚空故迷转成性。
遂使證会之时,修恶虽尽,性恶常存也。
诸家所明感应之义,为不知性恶法门故,其果后垂恶趣之身,皆须以神通力变现。
所以今家斥同外道神变也。
故云證本真源,还任众生,转识现起。
若不谈体具十界,亦是别教之义。
若得此意,一家教旨如观掌中,与诸经论更无少异也。
二十四问:《四教义》第一解有顿渐等教异云,「鹿野鹤林之文,七处八会之教,岂非无顿渐之异,不定秘密之殊」。
疑者云,此中应言「岂非有」,何言「无」字耶?
答:若据此地本,而云「非顿渐之异」。
今以义求之,知二处本皆讹。
于彼本「非」字下须除「无」字,此地本须于「非」字上加一「岂」字,则彼此文义成也。
二十五问:《四教义》第三云:「三藏菩萨行菩萨道,二阿僧祇劫是煖法位,第三僧祇是顶法位」云云。
近代疑者云,《婆沙》论后身菩萨坐道树下,始修四善根,一座成正觉
三藏教义多依《婆沙》,斯文相违,何耶?
答:三藏菩萨、二三僧祇虽用煖、顶观法,正为伏惑,行诸事行。
若到树下,行为真,故复用四法为断惑加行也。
如三祇久伏三界思惑,而于树下仍用三十四心,以此验之,知非硕异。
二十六问:一家圆宗教部所引经论,并旧师所著章疏,多与本文相违,未知何也?
答:山家凡所立义,徵引诸文,多取其义,不专写文。
乍似相违,实不相违,当以意会之则可也。
二十七问:《五百问论》题下云「妙乐大师造」,疑者云,此论似多讹谬。
且举一二:如言阿难罗云,论中不举供养佛数;
及破他师所释种性等七地义,似欢喜等十地。
若是大师所制,不可不通。
答:此论宋地阙本,兹不得而评论矣。
再答日本国十问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明尊者教行录》卷四
一问:定性声闻成佛不成佛疑。
《解深密经》云:「成就第一趣声闻,一切诸佛尽力教化,不能令其坐道场,得无上菩提。
我说名为寂灭声闻」。
《唯识论》云:「定性声闻入无馀涅槃者,身智俱灭,犹如虚空。
非众生数,更不发心」。
且经论若尔,而天台宗若何解释《深密》、《唯识》之文,显定性声闻成佛之道理耶?
答:《深密》、《唯识》经论是显露施权之教,声闻趣寂,唯尚偏真,依理发心,但成灰断。
未知实理,究竟真常,欲趣菩提,终不可得。
及至鹫峰法华会上,开权显实,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三周授记,声闻作佛。
不可更执昔日经论,声闻不得作佛也。
二问:阐提成佛不成佛疑。
《善戒经》云:「若无菩萨性者,虽复发心,勤修精进,终不能得阿耨菩提」。
《瑜伽论》云:「无种性诵持《瑜伽》,以无种性故,虽则发心及修加行,不堪圆满无上提菩」。
如是,经论足显阐提无成佛义。
今天台宗于彼经论,若何融会?
答:所引《善戒》、《瑜伽》发心修證,称阐提无性者,此是藏教。
发心同前二乘,未明中实真常之性,非是阐提人也。
其阐提者信心未具,未能发心,谓无缘、了二因,所以不云成佛。
故《涅槃》云,或有佛性,阐提人有,善根人无(谓阐提有恶境界性。)
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无(谓善根人有善因缘性故。)
或有佛性,二人俱无(谓俱无缘了二性故。)
以上无缘了二性,故说阐提无佛性义。
又经云,或有佛性,二人俱有(谓有正因佛性也。)
约此正因,阐提极恶有成佛义。
是以《涅槃》终极显性谈常,不简阐提极恶,咸同正性,俱得成佛,况二乘耶。
三问:非情草木成佛不成佛疑。
《涅槃经》云:「若拘陀树有心,我当授与阿耨菩提记。
以其无心,故不与授记」。
《法相论》云「真如能为一切诸法所依,无心草木虽无所变,但有理性,无行性,不可成佛」云云。
今天台宗如何解释经论,建立非情草木成佛耶?
答:《涅槃经》、《法相论》「草木无心,但有理性、无行性」者,此是权教,故简无情。
为起真修,乃须进行,方得成佛。
缘修乃是无常,即是本无今有义也。
欲显真修,须依理性。
理非今古,不简色心,一成一切成,故说无情成佛也。
又依缘修说,无情成佛者,相尽情忘,则无情悉成佛矣。
四问:《法华·嘱累品》安前安后疑。
罗什译于《神力品》后次置《嘱累》,而法相宗立十不可、八相违,须移经末。
若尔,如何通彼一十八难?
当依罗什所安耶?
答:《嘱累》一品,慈恩、安国并令移于《劝发品》后。
若在于前,有八相违、十不可。
天台之意,须依罗什次《神力品》。
荆溪总别破之,亦八不可、十相违。
且出塔已后,凡述多宝,皆云塔中,不云见佛。
若移在后,无出塔处,一不可也。
分身散后,凡有所述,唯论佛塔,不涉分身。
若移在后,佛无散处,二不可也。
《嘱累》文中,佛散土秽已下经文言不涉净,若移在后,无复秽处,三不可也。
会本居地,因塔升空,佛散出塔,后文在地。
若移在后,无还地处,四不可也。
《嘱累品》后经既未尽,但述众喜,不云而去。
若移在后,须加而去,五不可也。
《劝发品》后无复馀文,经既已终,则云而去。
若移在后,须除而去,六不可也。
本迹事毕,须有所付,是有嘱累。
若移在后,法无所归,七不可也。
《嘱累》已后,明乘乘人,事须嘱累。
若移在后,师弟参杂,八不可也。
其十相违一一叙破,具载妙乐《记》中。
五问:今昔一乘同异疑。
《法华》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盖昔日为三为二,今经开之唯一耳。
若然,何如《胜鬘经》云:「声闻缘觉皆入大乘。
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
此言一乘,与今《法华》一乘同耶?
异耶?
同则有妨一代化意,异则异相云何?
答:经论同异固多,要须以义定之则可。
且《胜鬘》一经部居第三方等时教,二乘在座,正当弹呵转小入大之时。
台教有曰,若到《方等》,必到《法华》者,盖受弹之后,次第證入也。
而彼经谓二乘入一乘者,一者此经《方等》部中,预叙《法华》当来所證耳。
故彼经上文云「必当得阿耨菩提」。
何以故?
声闻缘觉皆入大乘,请观当得之言,自见指归矣。
二则若就《方等》自论,则二乘受呵,转藏成通。
通是摩诃衍门,亦得谓之二乘皆入大乘也。
二释之中,初义为正。
六问:文殊无去有来疑。
且此经序分文殊为列众之首,复为弥勒引古决答。
至下三周之中,并无文殊入海之文。
如何《达多品》忽于大海娑竭罗龙王宫涌出耶?
答:文殊无入海之文者,准佛成道后四十二年,便居灵鹫说《法华经》。
首尾八载,时既长远,或有入海之文。
经文传译,此土从略,是故不云也。
此犹约事,解释如此。
若约理智伸之,此经如来常在海中宣扬,文殊实智周遍,岂隔鹫峰听受。
理既无在,宁局方隅?
感应而处处释迦,随缘而身身妙德也。
七问:龙女成佛权实疑。
经云「八岁龙女于刹那顷发菩提心」,乃至云「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
且三论法相宗难曰,彼娑竭罗龙王既是深位,权现龙身,岂其龙女成佛是实證耶?
答:他宗言权者,乃是高位圣人为轨下凡,故示近成。
天台云实者,显佛乘权巧妙力,开性海不思议真常
一念发心,便成正觉
故疏引经云:「法性如大海,不说有是非。
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
唯在心垢净,取證如反掌」。
舍利弗举女人五障以为疑,智积明积劫行行而作难,龙女以圆珠献佛,息众疑心。
何至今日更存犹豫耶?
八问:龙女华座成佛别圆疑。
且龙女成佛若是圆乘,当以虚空为座。
何故坐宝莲华,而是别佛座耶?
又三周得记,皆是未来成佛。
何故龙女现身成佛,而无成佛劫国名号,何耶?
答:龙女是圆顿教中成道,法身顿显,一成一切成,一身一切身,一土一切土。
报智顿明,乃于莲华藏界,身土不相妨,色心为挂碍。
虽坐宝莲华,体即虚空性。
乃不思议圆融解脱大用也。
若然者,何别之有哉!
其三周得记,未来成佛者,皆是钝根声闻,未曾修菩萨行,是故再历尘劫修治。
龙女乃是乘急戒缓之人,是故一超直入也。
其如不言劫国名号者,当以通别二记伸之。
通则不言,别则有之也。
九问:身子今昔同异疑。
华严会上有舍利弗,此与法华身子何异云何?
且华严身子从外道家来,闻阿鞞说偈證初果,次到佛所證四果,则非法华身子
若然者,岂释迦一化有二身子耶
答:《华严》谈别圆,不说藏通。
二乘在座,如聋若哑。
既不入二乘人手,不能革凡成圣。
但全生如乳,遂游化鹿苑,施设渐权,于兹获益。
革外道之邪计,證无漏之涅槃。
次《方等》弹偏中,《般若》洮汰,来至《法华》,大显一实。
此是法华之声闻也。
是则不二而二,身子今昔不同。
二而不二,只是一身,元无两人也。
十问:不还果生五净居疑。
小乘所说不还果遍彼上流圣位,于无云福生广果天中,生五净居天者。
且不还果身不作受生业,何故下三天,能生五净居天耶?
若言凡夫时作业者,入正性离生之日,但舍凡夫异熟业。
何有凡夫业生五净居业耶?
答:小乘入见道位断见惑即障理惑也。
初證人空,得无我相,乃不发业,离四恶趣异熟生障也。
其第二果欲界五趣杂居,九品界系润生惑,即于人天七反受生。
其不来果色无色界系八九七十二品润生惑,在二界定业受生。
既有惑润受生,何疑其生五净居耶?
唯至四果永断界系,方不受生矣。
圆顿观心十法界图序天圣元年九月 北宋 · 王钦若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天竺别集》卷中、《天台山方外志》卷一九
修观之道曰从行,曰附法,曰托事,唯三而已。
今观心图者,从行之正轨也。
准夫止观,二十五法为方便,十乘十境为正修者,固非于此能备。
若其日用之际,以十界德过升沉鉴我心曲,虽丝发不能自逃,其迁善改过之要乎。
慈云法师示我以观心之图,研味法喜,心乎不忘,置诸座隅,足以自警;
而未见兼人之益,乃复命工形诸篆刻,用广流行,庶几乎仰承于师志也。
宋天圣元年九月既望太原王钦若序。
按:《佛祖通纪》卷五○,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九。
酬和二章拜呈慈云大师伏惟采览 其二 种桂1030年 北宋 · 胡则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累累丹桂子,秋落古禅关。
乍到圆蟾窟,潜依灵鹫山
始知尘外有,会向月中攀。
千载孤峰上,清阴与客閒。
酬和二章拜呈慈云大师伏惟采览 其一 和桂子1030年 北宋 · 胡则
孤峰耸高,千载同一日。
秋气正飞霜,天风落丹实。
纷纷宝砌傍,颗颗露珠密。
始自月中来,又从骊颔出。
香浮古佛刹,光照高僧室。
吴越饶珍异,金玉非俦匹。
尝咏贤人诗,未载史臣笔。
至矣天竺山,山灵诞奇物。
龙井辩才法师塔碑1092年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栾城后集》卷二四、《咸淳临安志》卷七八、《永乐大典》卷一二○一八、《西湖游览志》卷四、《杭州上天竺讲寺志》卷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浙江之西有大法师号辩才,以佛法化人,心具定慧,学具禅律,人无贤不肖,见之者知尊其道,奉其教。
上天竺,说法齐众者二十年。
退居龙井,燕居行道者十年。
元祐六年岁在辛未九月乙卯无疾而灭。
吴越之人失其所归依,奔走号慕,如佛灭度
相与讣于淮南,请于扬州太守苏公子瞻以志其塔。
公曰:「吾固知师矣,予弟子由虽未尝识师,而其知师不在吾后,吾为汝请」。
辙以公命不敢辞。
师姓徐氏,名元净字无象于潜人,家世喜为善。
客有过其乡者,指其居以语人曰:「是有佳气郁郁上腾,当生奇男子」。
师生而左肩肉起如袈裟绦,八十一日乃灭。
其伯祖父叹曰:「是宿世沙门也,慎毋夺其愿,长使事佛」。
八十一者,殆其算也,及师之终,实八十有一。
师生十年而出家,口不茹荤血,每见讲堂坐,辄叹曰:「吾愿登此说法度人」。
年十六,落发受具足戒。
十八,就学于天竺慈云师,云门人方盛厌,众欲却之。
云曰:「畴昔吾梦甚异,此子殆法器也,勿却」。
师日夜勤力,学与行进,不数年而齿其高第。
云没,复事明智韶师。
韶尝讲《摩诃止观》,至方便五缘曰:「净名所谓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此一方便也」。
师闻之悟曰:「今乃知色声香味皆具第一义谛」。
因泪下如雨。
由此遇物,中无疑矣。
尝梦与其同门友元素入一寺曰妙乐,有僧出,师问之曰:「此非荆溪尊者制《法华文句记》处耶」?
曰:「然」。
师访以尊者遗像,相与至东閤,见一梵僧趺坐不动,容貌甚伟,谓师曰:「我,汝过去师也。
当为我作礼」。
师拜,已而觉,忽若有得。
年二十五,恩赐紫衣及辩才号,盖代韶为众讲说者凡十五年。
杭州吕公溱请师住大悲宝阁院,师严设纪律,犯者秋毫皆斥去,其徒畏敬之。
居十年,沈公遘治,以谓上天竺本观音大士道场,以声音忏悔为佛事,非禅那居也,乃请师以教易禅。
师至,吴越人争以檀施归之,遂凿山增室,几至万础,重楼杰观,冠于浙西,学者数倍其故。
有祷于大士者,亦鲜弗答。
诏名其院曰灵感观音。
熙宁初龙图祖公无择在杭,言者或不悦其政,遽起制狱,师以铸钟事预逮。
居其间泰然,拟《金刚篦》撰《圆事理说》。
居十七年,有僧文捷者,利其富,倚权贵人以动转运使,夺而有之,迁师于下天竺,师恬不为忤。
捷犹不厌,使者复为逐师于潜
逾年而捷败,事闻朝廷,复以上天竺畀师。
捷之在天竺也,吴人不悦,施者不至,岩石草木为之索然。
及师之复,士女不督而集,山中百物皆若有喜色。
清献赵公抃与师为世外友,亲见而赞之曰:「师去天竺,山空鬼哭。
天竺师归,道场光辉」。
师复留三年,终欲舍去,谓其徒曰:「吾祖智者,圣人也,犹以急于化人,害于行己,位本五品,而證止铁轮,况吾凡夫也哉」。
固谢去,老于南山龙井之上,以自覆。
吴越闻之,争为之筑室庐,具像设,甓瓦金碧,咄嗟而就。
三年,复为太守邓公温伯请,据南屏一年,邓公去,乃归龙井终焉。
师于讲说,不择昼夜,常曰:「鬼神威德不具,多畏人,昼说或不得至,比夜人静,庶几能听」。
尝焚指以供佛,右三左二,仅能以执。
其徒有欲效之者,辄禁之曰:「如我乃可」。
平生修西方净业,未尝以须臾废。
行成力具,能以其馀见于外者非一也。
予兄子瞻中子迨生,三年不能行,请师为落发,磨顶祝之,不数日能行如他儿。
布衣李生者,习禅观,甚辩而无行,欲从师出家。
子瞻怜之,为请于师。
未言其名,师拒不许,若知其为人者。
秀州嘉兴陶彖有子得魅疾,巫医莫能治,师咒之而愈。
越州诸暨陈氏女子心疾,漫不知人,父母以见,师警以微言,醒然而悟。
尝与僧熙仲会食,仲视师眉间有光如萤,遽起揽之,得舍利。
师曰:「慎毋以告人,不知者,将以妄疑我」。
自是,常有于其卧起得之者。
及其将化,入室燕坐,谢宾客,止言语饮食,召其常与往来僧道潜,告之曰:「吾西方业成,如是七日无魔,横右胁吉祥而逝,吾愿足矣」。
至五日出偈告众,七日奄然而寂,皆如其言。
师度弟子若干人,四方学者不可以数计,颇能以其道教化吴越
至十月庚午,塔成,颂曰:
如来昔在世,心禅语为教。
譬如四大海,惟是一湿性。
于其湿性中,变化千万亿。
风来为涛澜,风去为湛然
鱼龙所游戏,神鬼所出没。
船筏借其力,网罟取其利。
其上为洲渚,诸国所生育。
其下为渊谷,百怪所藏伏。
东西出日月,上下属河汉。
观者不能了,𥈭眙何暇说。
如来知迷闷,随变为解释。
因变所说者,是则名为教。
彼善闻教人,当知是幻尔。
既已知是幻,则当识真实。
我观世教师,皆谓教是实。
由谓教实故,则为禅所诃。
禅虽诃教乎,终以教致禅。
禅若不取教,是杜所入门。
教而不知禅,是不识家也。
辩才真法师,于教得禅那。
口舌如澜翻,而不失道根。
心湛如止水,得风辄粲然。
以是于东南,普服禅教师
士女常奔走,金帛常围绕。
师惟不取故,物来不得拒。
道成数有尽,西方一瞬息。
西方亦非实,要有真实处。
其二 北宋 · 释遵式
 押删韵
翔空迹自绝,不在青青山宋契嵩镡津集》卷一五《慈云式公行业曲记》)
其三 北宋 · 释遵式
 押侵韵
有和羹实,龙无为雨心(《淳祐临安志》卷九 《淳祐临安志》:(卧龙山)在石门涧中,或云在下天竺寺内草堂前。慈云法师诗云云,以其卧龙石也。)
圆顿观心十法界图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天竺别集》卷中
窃闻其广不可涯,高不可盖,长不可寻,将盈而虚,将晦而明,虽边而中,微妙深绝,叵得而思议者,惟心也。
天台师闻诸于灵山,證诸于三昧,知其寂默,非数所求,而强以数数于非数,依《法华》作十界百界三千权实,以明诸性非合也,非散也,自然而然,曰诸法实相,使人易领也。
然后示之一念空,三千皆空;
一念假,三千皆假;
一念中,三千皆中。
成圆三观,观圆三谛,以明诸修大智也,大行也,不运而速,曰白牛大车,使人顿入也。
故得自因至果,不移一念。
坐道场,成正觉,降魔说法,度众生入涅槃,而能事毕矣。
用龙树偈「因缘即空,即假即中」,会而同之。
十法界者何也?
十统诸法也,三谛为界也。
何者?
谓佛以中为法界者也;
菩萨以俗为法界者也;
缘觉、声闻,同以空为法界者也;
地狱、鬼、畜、修罗、人、天,同以因缘生法为法界者也。
空、假、中者,虽三而一也。
十界者,亦一而十也。
故使互含一,复具九,如帝珠交映,成百法界也。
一因缘,一切因缘;
一空,一切空;
一假,一切假;
一中,一切中,良由于此。
三千者复何谓也?
成界之法者也,有其十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斯总也十法。
在佛为中、为实、为常、为三智、为五眼、为十力、为四无畏、为不共法;
在菩萨为假、为权、为荣、为常、为万行、为四摄;
在二乘为空、为权、为三脱、为四枯、为无漏、为涅槃;
在凡夫为倒、为惑、为漏、为盖、为缠、为集恼、为生死,斯别也。
统彼百界,乃成千法。
复播诸百界,为三世间,成三千法耳。
百界三千一也,与夫一念非前后也,非相含也。
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必归乎不思议三谛、无量三法、三德密藏矣。
嘻,一念心法,既然引而同之,彼彼佛法,彼彼众生法,咸然也。
经曰:「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斯之谓欤!
既知是已,当观日用。
凡起一念,必属一界,即照此界为九、为佛。
九则随情偏起,谓之无明;
佛则称理圆观,谓之大慧
九界之念,并非佛界之心。
方是是非鉴矣,非则照之令是,是则护令成行。
经曰:「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行于非道,能达佛道」,斯之谓也。
然则目虽在面,反临鉴以正容;
心实由中,要藉缘以董虑。
神灵潜密,照之或难;
识相纷驰,检之非易。
故今引心于外,绘彼升沉之像;
存志于中,观我是非之变。
然后策心内照,正道由明。
题为《圆顿观心十法界图》。
于一心字,派出十界。
复引墨迭贯,方之联珠,表一界,界展转具九,成百法界。
仍以日起行相,书之左右。
览者欲深于性,请详诸序;
欲熟于修,当诸图状。
三衣辨惑篇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金园集》卷下
佛制法衣但三,一曰安陀会,二曰郁多罗僧,三曰僧伽梨。
此三法衣,定是出家之服,非在家者所被。
僧祇云三衣者,贤圣沙门标识,非俗人所为。
《智论》云佛圣弟子住于中道,故著三衣。
外道裸形无耻,白衣多贪重著。
《杂阿含》云修四无量者,并剃发服三法衣而出家也。
据斯以知,定非俗服。
世云《梵网经》有通俗著者,人见彼经广列王臣道俗,尽得受戒,应教身所著袈裟等言,便令士女受菩萨戒者,著七条衣。
观彼经文,未必全尔。
袈裟正翻为染,或翻卧具。
据翻染者,祗是通制。
道俗受戒,须服坏色,恐其染同特艳,乖于法制,乃云应教身所著染,皆使坏色。
或有风俗不可尽制,而出家菩萨必须染坏,故复文云比丘应与俗服有异,何曾通俗著七条衣?
或翻卧具者,南山云三衣总名,《梵网经》云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即其文也。
若尔者,又何妨袈裟之语,别在出家,亦即文云比丘皆应与俗服有异。
天台藏法师章疏,俱作染坏义释,并无通俗三衣之说。
虽《方等经》中通俗修忏入道场时,许著三衣,但是单缝,不许却刺。
佛言此三衣者,一名单缝、二名俗服。
荆溪师云,若却刺者,即是大僧受持之衣,是故此衣应须别造。
世有借出家人衣,深为未可。
故知虽三衣,非出家服。
信其《梵网》若已许著,《方等》何故要须单缝,乃至《阿含》佛令取阿难、郁多罗僧、与婆四吒女著等?
此出自圣意,暂尔赴机,灭后下凡,须依定制。
一切戒律,《涅槃》重宣,最后之言,方为揩定,三衣许俗,彼经无文。
馀或云攘灾免厄,许与小片。
至如戏女暂挂,猎师假被,或云得四寸而饮食斯充,挂一片而罗刹不啖。
盖显三衣之功用,非许四民之受持。
出家闲邪之人,尚昧持衣之轨;
在尘烦杂之众,宁知奉法之仪?
南山云:「若受用有方,则不生罪戾;
必领纳乖式,便自陷深愆。
一生无衣覆身,一死自负圣责,何虑无恶道分」!
观斯之言,自坐深过,忍将非法,误累在家。
更有愆妄,不能缄默,多见道俗,竞挂络子。
滥觞久矣,滋彰近矣。
且三衣五纳,制听二典;
络子名状,出自何文?
设以三衣破片而回作者,比丘衣损祗合补治,令不失受持,岂容被其破片,更立异名,何殊遭贼失衣比丘乎?
或云院内执作,暂挂无妨者,安陀会正是院内之衣,何不著耶?
至于俗家弟子,若免灾厄,不应常挂袈裟之片。
若许常挂,何不全许三衣,而但许一片耶?
南山引僧祗龙著袈裟,免金翅难,乃云必不顺教,则所被无力。
袈裟违教尚云无力,况今络子持新裁染,公然制造,若名若体,全是非法,验知被挂,得罪无福。
今略书三种违教之咎,庶几读之,宥过无大,必改为善。
一者络子名体,都无所载。
制听二教,一切所无。
既乏五功,滥参三贱,违教之责,冥报非虚。
二者制听二教,唯佛一人。
自菩萨声闻,述而不作。
今既自制络子,仁者便是佛耶?
三者随外道辈,非佛者流。
南山云以杂色线缝于衣上作条幅者,是外道法,结偷阑遮。
况乎造非法衣,殊乖先制,非外道辈,斯何人哉?
幸愿四方道人行大乘者,读文寻意,莫守己情。
担麻弃金,殊非智者;
革弊从正,斯则达人。
应知无上佛乘,解无道俗传持之轨。
诚在律仪、涅槃,扶律谈常,正在于此。
律范若坏,法假谁传?
岂生为人,不护眼目,断常住命,非旃陀罗耶?
昔静霭法师值周武行虐,自恨不能护法,出家奚为,乃坐石奋力,遍身剖肉,引肠挂树,以手捧心而卒。
呜呼,古贤护法其若是乎!
我等既敩未能,宜守法制,莫致毁损,殃坠自他矣。
景德四年丁未十月二十二日,东掖山传天台教观沙门遵式撰述。
往生西方略传新序 北宋 · 释遵式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
维西方净土者,琼林宝网,珠阁瑶池。
超亿刹于玉毫,耀千光于沙界。
诸佛同赞,群贤所宗。
遍吉、曼殊,咸愿生乎其国;
天亲、弥勒,皆誓往于彼方。
大圣尚然,况常徒者也。
至若散因定业,少善多福,截五道而长骛,眷九品高升
直到萨云,无复退转。
故彼佛本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五逆者,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杀父、杀母也。)
今既幸无逆罪,不谤大乘,岂有愿求而不遂也?
况复《十六观经》云:下品下生者,具足诸罪,四重五逆,谤方等法,地狱火现。
十念称佛,地狱猛火,化清凉风,即生彼土。
斯则又许逆罪之辈,十念得生,况无者乎?
推此而言,宜各自信,凡愿生者无不遂心。
天台智者临终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
华池宝树,易往无人。
火车相现,一念改悔,尚得往生,况戒慧熏修,行道力故,实不唐捐。
又本愿云: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回向欲生。
若不果遂者,誓不成佛。
又应校量业行久近者,十念信乐,尚生彼国,况复一日生信乐者?
况复一月一年一生而信乐者耶?
又应校量灭罪轻重者,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重罪者,即前五逆也。)
一念称佛,灭罪既尔,况复十念所灭罪耶?
况复一日一月一年一生念佛所灭罪耶?
重逆尚灭,况轻罪乎?
又应校量念佛功德比馀善根优劣之相者,经云:若人以四事极好之物,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满中阿罗汉辟支圣人,所得福德,不如有人一合掌,一称南无佛陀。
如彼大千圣福,假使百分千分百千亿分,算数譬喻,皆所不及一称佛名者,功德无量。
一称佛名,功德尚尔,况复十念佛者,况复一日一月一年一生念阿弥陀佛者,所得功德耶?
复次应知,念佛之人现世安隐,众圣守护,离诸灾厄。
且近校量今时风俗,竞祭鬼神,求其福祐,望得安稳。
信邪杀命,造罪结冤,必无福庆而可利人,虚招来生地狱罪报。
《易》曰: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杀生害命,祖承祭法,非一朝一夕,岂非积不善耶?
殃咎何疑也?
若言杀生非不善者,古今帝王何故仁慈化世,胜残去杀,禽鱼遂性,令登寿域,咸称善耶?
然祭祀之法,天竺韦陀、支那祀典,既未逃于世论,真俗流之罪经。
周公虽称事神,不达汇征之道;
仲尼焉能事鬼,盖迷六趣之源。
《老子》既混于九流,《庄子》未移于百氏。
唯释宗所辨,曲尽其理。
天趣在上,人居其次,修罗处中,鬼畜斯下。
今以人事鬼,其犹俛首就足,抑君奉民,何逆之甚也?
又鬼有邪力,事之既久,物党方类,死堕其中,世其迷哉!
且三界大师万德慈父,归之者罪灭,向之者福生。
诸经具说,若能暂归三宝、受持一佛名者,现世当获十种胜利:一者昼夜常得一切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
二者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
三者常为十方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四者一切恶鬼,若夜叉、若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毒药,悉不能中。
五者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枷杻、横死、枉死,悉皆不受。
六者先所作罪,皆得消灭;
所杀冤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
七者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像。
八者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者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欢喜礼拜,犹如敬佛。
十者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欢喜,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及诸圣众持金莲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尽未来际,受胜妙乐
诸有智人,请观念佛所获现世福利功德,岂同世人祠祀之法,现无福利未来受苦耶?
又复当信一切大乘经典,皆赞西方庄严净土,劝令往生。
若《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诸部诸经,皆示行相及赞功德。
又诸菩萨、天亲、龙树,皆各造论,称赞净土。
又此方诸法师、禅师,各造论著疏,光赞西方。
道安法师《往生论》六卷,慧远法师造《观经疏》一卷,天台智者造《十疑论》、《观经疏》、《弥陀经疏》各一卷,道绰禅师撰《安乐集》三卷,善导和尚立五会教劝人念佛,造《观经疏》一卷,《二十四赞》、《六时礼文》各一卷,怀感法师得《念佛三昧》,造《决疑论》七卷,慈悯三藏撰《净土慈悲集》三卷,慈恩法师造《弥陀经疏》二卷,镇国沙门澄观造《观经疏》一卷。
有谁闻此众圣称扬敦劝往生而不信乐?
除及不肖人痴瞑无智者
斯更复引自古及今,西天东夏道俗士女、往生高人三十三条显验之事,具示将来诸有贤达,愿共往生也(《天竺别集》卷中。又见《乐邦文类》卷二。)
慧:《乐邦文类》作「定」。